8、北京·房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09-09 资讯 投稿:铁远

北宋时期 杨家将 精忠报国的故事曾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但也许有人还不知道,历史上杨家将的足迹曾经出现在京郊房山区燕山一代,并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有关杨家将和穆桂英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与当地的地物景观如养儿峪(羊耳峪)、拴马桩、望儿台、歇息岗等有关。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的内容主要以穆桂英养育孩子和杨家将领兵打仗的传奇故事为主。如《养儿峪》讲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被战马驮到一块称为 大象石 的后面生下儿子杨文广的故事;《望儿台》则讲的是穆桂英派人送刚生下的杨文广回天波杨府,在一处高坡相望护送队伍的故事 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展示了杨家将勇敢、坚强和忠君报国、勇于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久经沙场的杨门女将温柔、善良和无私的母爱亲情。这些故事在燕山地区民间口口相传,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2、佛子庄乡二月二酬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从二月初一至二月初三,在龙神庙举办大型活动 酬龙节庙会,是房山区北沟龙神庙周边地区多年的习俗。

早在清朝年间,龙神庙附近的佛子庄、黑龙关、班各庄、陈家台等几个村子的村民集资,修了龙神庙对面的大戏楼,专为龙神唱大戏。到了二月初一,各村的花会,如大鼓会、高跷会、幡会等十多种会,开始表演,从佛子庄到班各庄村西四十多里河岸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黑龙潭庙已缺乏有效的管理与修缮。上世纪90年代中,由各村集资,使龙神庙终于得以重修复建,历经六百余年的一处区级文物有了新的开始。

进入21世纪,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群众的积极参与。黑龙潭庙会作为一项起点较高的民俗文化活动,无论在历史、地理、人文、还是传统,风物民俗诸方面都带有京西文化的典型特征,充分体现出京西民间文艺资源的丰富多彩和实质内涵。

3、上万村小车会

上万村小车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宋朝。据传大宋统一天下后,各地大庆大贺,多地出现花车,锣鼓开道,穿街过市,庆贺太平,故此也称太平车。小车会广泛流传于北方地区,特别是京东一带,据说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上万村大南峪庙会上。上万村小车会已有近百年历史,以北方传统舞蹈秧歌形式,戏剧性地再现农村传统婚俗之迎亲和送亲,通过演员夸张、滑稽的手、眼、身、法、步表演技巧,表现一迎一送路上所遇到的各种情节和各个人物的心理状态。角色以服装和头饰区分,整场表演在行进中完成,配有铿锵有力、节奏整齐的锣鼓声,热闹非凡,是青龙湖镇乃至更广范围内农村喜庆节日必演的一档民间花会。青龙湖镇上万村小车会演员目前共有33人,其中男女各一半,平均年龄为57岁,主要以中国传统的结婚礼俗迎亲、送亲为故事情节。

4、苏造肉制作技艺

苏造肉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清乾隆年间宫廷苏造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相传此菜来自于乾隆年间的苏州名厨张东官。苏造肉是张东官受苏州酱肉启发,自主研发的一款菜品。张东官随侍乾隆十九年后告老还乡,乾隆朝以后 苏造菜 在宫中衰落了。清朝末年,民间出现一位制售 苏造肉 的高手孙振彪,他是满族人,原名克兴阿,光绪十一年(1885)生人,其祖父与叔父皆在御膳房承差, 苏造肉 制作秘方得自家传。孙振彪于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十三年(1924)一直在东华门外十字路口西侧甬路边上售卖 苏造肉 。1961年孙振彪先生去世,将古方传给儿孙。

孙振彪的儿媳李增霞及其后人并不精通苏造肉制作工艺,李增霞之子孙静忠的好友侯盛勇是热爱老北京传统美食的 老侯烧饼 连锁店的法人。2015年,经李增霞同意,孙静忠将《苏造肉制作秘方》无偿捐赠给了侯盛勇。侯先生请来国家级烹饪大师、随园官府菜非遗传承人白常继,国家级面点大师、宫廷御膳传承人冯怀申,根据秘方中所记载的方法和用料精心研制出了 苏造肉 。秘方记载 苏造肉 标志性特征: 精选上等五花猪肉,先酱后卤制作而成。肉片宽长,色泽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到口酥烂,卤汁浓稠,汤漂浮油,回口微甜。 重新恢复的 苏造肉 ,无论口感和色泽,品质和味道,皆与前述一般无二。现如今,苏造肉不再神秘,大家在品尝这道宫廷美食的同时,也在品味精致讲究的宫廷饮食文化,品味历史,品味生活和艺术。

5、京西隗氏祭祖习俗

京西隗氏祭祖习俗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隗氏家族北方根祖发源地房山蒲洼乡芦子水村,位于北京最西部,与河北省涞水县九龙镇三坡相接。金代成村,原称楼坐水,因山泉之上建立牌楼而得名,后演变为芦子水。该村有313户,829人,村民姓氏中隗姓占85%以上,素有 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 之说。村内现存有隗氏606年古墓一处,有道光年间至明国年间地契文书等近四十件,村西有隗氏家族古墓。碑中记载着由隗氏七代传人隗仲仓始排字碑,现今北京周边地区隗氏总人口约2万人。主要分布地区有:六渡分支八代传人隗世川、隗世沛后裔分布地;北窖分支十代传人隗文志后裔分布地;纸房分支十代传人隗文选后裔分布地;河北涞水隗氏人口居住区;河北易县隗氏人口居住区等。隗姓保持了谦虚、恭敬、亲切相待、淳朴的传统,长幼有序,节日习俗上特别重视三个传统节日,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过节有办庙会唱大戏的习俗。京西隗氏祭祖活动分为家庭祭祖和家族祭祖两种形式。祭祖时间为清明节,家族祭祖一般都在隗家老坟前举行。家族各分支的代表,从各自住地纷纷前来隗氏根组地芦子水,吊牲祭扫、缅怀先祖,追思过去的岁月,系络亲情,根祖地隗氏村民杀猪宰羊做豆腐,招待四方隗氏祭祖族人。

京西隗氏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是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道德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迁徙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村建设改造迁移,京西隗氏文化也面临冲击,继续加强保护。

6、北窖村音乐会

北窖村音乐会是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窖村位于佛子庄乡南部,元代以前成村,村内共有五档民间花会。根据村内民俗,在每年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出会。出会时,首先在本村村大庙祭拜、请会,然后是走会,又称盘街。多沿本村内道路行进,遇到膳桌,要在膳桌旁献艺,每次走会要一天的时间。北窖村音乐会属民间音乐,年代最为古老。传说从建村始就有,是北窖村的公会,距今已有500多年,可考证215年,主要传承人六代,自1804年至1991年分别为高武、蒲廷如、蒲天林、刘润、孔令聪,当代主要传承人为王怀国。北窖村音乐会现存有一本古谱,起自大明天启元年,至今已300多年,内有完整的古曲108首,以工尺谱方式记录,如《醉太平》、《震动山》、《喜相逢》、《三皈赞》、等。古谱学习演奏一直是口传,且每首古曲对应相应的演奏。

7、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是北京市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在《尚书》、《诗经》、《周礼》、《汉官仪》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和香文化始于汉,兴于唐宋,绵延明清至今。香既是宗教祭祀或祈祷许愿等民俗活动中的必备之物,也是文人雅士修心养性之雅物,具有调理身心的作用。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发源于为晚清宫廷加工香料的詹庄刘氏碾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结合宫廷秘方总结研制出一套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 ,至今保存有珍贵的《香料内记》宫廷古方资料。其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延续了清末、民国、抗战、建国、文革等百年历史,流传至今。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强调从原料选取,到香料炮制研磨,和香、出香、铺香、晒香、打股、窖藏等所有工序过程,皆须遵循阴阳五行、季节时令的自然规律。以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积淀和跨越千年的劳动智慧,深刻表达人们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工艺技术复杂,且要求制香者具备很好的药理知识和勤奋踏实、不畏艰苦的精神境界,对传承者要求较高。

8、 皇城四酱 制作技艺

皇城四酱 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北京炸酱历史悠久,追源溯流,春秋时期始有大酱,皇太极时有酱坯(干酱)。皇太极举兵南下,欲问鼎中原。满族士兵长驱入关,身为主帅的皇太极深知保障大军饮食的重要性,军中缺盐更是大忌。为此,皇太极一再下令,各级将领务必在行军途中,向民间广为征集豆酱,晒成酱坯,随军携带,始有批量化酱坯出现。清兵进入北京城后,军中食酱的习俗被沿袭了下来,食酱文化被带入皇宫。为改善食味,御膳房厨师开始用油炸食大酱,使酱味更鲜美。始用炸酱拌菜,后再炸酱时添加不同原料,按季节不同,春天炸黄瓜酱,夏天炸豌豆酱,秋天炸胡萝卜酱,冬天炸榛子酱,被称为 皇城四酱 。

皇城四酱 流入民间,老百姓纷纷效仿自制。关三爷是清宫御膳房尚膳太监,负责皇帝的酱菜、小菜等,白永辉给关三爷当仆人,学得宫廷炸酱技艺和小咸菜制法。从民国时期,白永辉在家门口摆摊,经常制作各种炸酱售卖。白永辉去世后,白学章传承父亲技艺,经常在家里制作炸酱,并将技艺逐一传授儿子白常继,老北京炸酱流传至今。为传承弘扬老北京炸酱技艺,白常继亲传徒弟张莉华开发研制老北京炸酱系列产品,使老北京炸酱批量化生产。 皇城四酱 系列产品突出 炸 字,制作工艺考究,酱体色泽红润油亮,粘而不燥,稀而不懈,油而不腻,酱味醇香,咸淡适宜,适宜多种方式食用,老少皆宜,为社会各界所喜爱。

9、燕春斋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装裱工艺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王知敬等监管 装褫 使装裱工艺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到了宋代,徽宗赵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集全国书画名流于宫内,作书作画,编纂书谱和画谱,并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宋代以后,书画装裱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从清代到民国年间,书画装裱业又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使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于金兰,1980年经人介绍拜师于著名书画装裱大师李保华先生门下,传承了李保华大师的手工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技艺。并于1983年在房山区开办了第一家书画装裱店(燕春斋书画装裱店),她以书画装裱作为终身事业全心投入经营,至今从事该行业30余年。曾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装裱过书法作品,获得好评,为此欧阳中石先生欣然为燕春斋书画装裱店题匾。于金兰的书画装裱技艺在严格的师训和反复实践历练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始终致力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装裱技艺。

书画装裱技艺伴随着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整个过程,对中国美术史、艺术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作为再现中国文化的载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10、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是以道为根本,以 阴阳五行 为总纲领,以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为基础而创造的符合中医理论的拳种。其以修身养性之术来育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胆壮勇,更能使人明理达道,练出冷静、明察的素质,是祖先创造的开智拳。戴氏心意拳内容丰富,主要有七大丹田功、养生功、五行拳、四把、闸势、十大形、各式炮拳、各式双把以及六合枪、心意棍、十三刀等器械。拳谱曰:静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予人。戴氏心意拳徒手- 以及器械- 每招每式无不以- 丹田为核心,是强身健体的内功拳,拳谱曰: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