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09-11 资讯 投稿:苗凝冬
一、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全诗意思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2、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出处

唐代杜甫的《绝句》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诗。

二、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杜甫的《绝句》,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作者居住成都浣溪草堂时所写,前两句描绘是一副春天的景象,有翠柳,有青天,有黄鹂,有白鹭,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后两句描绘了人的勤劳,虽然西岭山顶上的积雪有“千年”没有融化了,但万里之外东吴的船舶却逆流而上,已经停在了门外的码头。总体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三、杜甫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什么不能改为两岸黄鹂鸣翠柳?

人家说两岸猿声那是因为猿猴很大一只能看见而且声音高亢回荡能听见,

两岸的黄鹂都能看见那得是啥眼神啊?

四、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什么地点?

先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对仗,翠柳对青天,西岭对东吴,黄鹂对白鹭,千秋对万里。“西岭”是指成都西南隅的“西岭雪山”。为什么诗人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位置呢?只是偶然吗?不,在唐代,佛教文化已经在中国开始盛行,佛教传入中国,并达到鼎盛时期,正是在杜甫少年时。那时的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中,除了东方传统儒教的熏陶外,已经开始接受西方佛教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西方代表着死亡,东方代表着生机。佛教把人的死称为涅槃,是入西方极乐世界。儒教是劝人讲礼,讲一切生机的观念。作为诗人的杜甫,在写这首绝句时,已经辞掉官职,在归浣花溪的路上。……而此刻,这“窗”所遮挡的视线,可以任由读者去想象。“西岭”山脉恰倒好处地被诗人用“窗”的四框包含起来,使我们的视线随着诗人的画笔,就停留在上沿“青天”,绵延横亘的“西岭”雪线,到近出的抽丝“翠柳”。这时,诗人的视线回收,落到了小院柴门外的江边上另一番景色。全诗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下子将读者的眼球,从远景又拉回中远景的地方。如果上句诗人描写了“窗”内的景致,那么末句一开始就点出“门”这个角度,便已经将视线里的景致,化为一种心情的盼望。窗内有景,在这个景致中,有院落,也有柴门,透过柴门而现门外江面上停泊蓄势待发船,已经很明确地点明诗人将人生路比作万里行舟的精辟论断。这就是中国画中,景中借景,画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国画中山水画时常将主景的绘画中,在画“眼”这样的位置,画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这样一些点睛之处,而这样的点睛之处反而有别于泼墨渲染这样的大写意。往往于细微处更见细微,而这幅画的主题,大部分便出于此。若是将“门”外的景色当作“窗”景的画中画,是递进的景致。那么二字“泊”字与三句中颈字的“含”却有不同的意义。“泊”有停泊、停靠的意思。是船总要行舟,是泊总要有航的开始,所以,一个“泊”字给读者以将行的动的期待。而“含”字具有包含、涵盖的意思。这是一种静的状态,静止千年的雪,是诗人一生的清白与孤独。诗人用“含雪”来表明他暮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用“泊船”来抒发自己归家心切,报国心志的感触。“东吴”作为泛指一个地区的名词,和上句中“西岭”的山脉名词相对,给人以时空感。这首诗是杜甫在五十四岁时写成的,诗人在这年正月三日辞官幕府,返回成都老家。诗人借景把动与静的两种现实状态和自己人生的两种境地给读者充分展露了出来。所以诗中所述是成都,供参考。

五、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什么季节?

春季

全诗描绘了草堂周围四幅独立的图景,展现了秀丽的春景,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失落之意。诗人先写“黄鹂居柳上而鸣,白鹭飞翔上天”的景象,显出早春生机之盛。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六、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七、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来了,有两个黄鹂在柳树上鸣叫。

全诗的意思是:有两只黄鹂,在非常茂密的树林中来回穿梭,并且唱着动听的歌声,往天空上面看一行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的白鹭直冲向蓝天,而且坐着坐在窗户口向外看,千年不化的雪堆在山上,听着远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公元前762年唐代非常繁华鼎盛,在成都已延误路程当时正流行安史之乱,杜甫前往梓州避难,第二年的时候战争就停止了,之后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跟着回到了成都草堂,当时因为平息了战争,心情非常好,干什么都是生机勃勃的,情不自禁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诗篇。

八、鸣翠柳对什么?

“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含”对门泊;“千秋雪”对万里船。

原诗如下:

《绝句》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九、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搞笑版?

两个黄鹂谈恋爱,一只乌鸦来捣乱。黄鹂变成奥特曼,打得乌鸦稀巴烂!

两个黄鹂鸣翠柳,

撅起屁股扭一扭。

一只乌鸦看了馋,

突然飞出一块砖。

两个黄鹂鸣翠柳,

亲亲我我搂一搂。

馋坏树下的黄狗,

对着树上就狂吼。

两个黄鹂鸣翠柳,

歌声婉转乐悠悠。

狐狸听了不乐意,

猛地放出一臭屁。

十、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改写成散文?

春风拂过的是那柔美的金柳,一缕一缕,像飘扬的翠袖一般,招引着文人骚客。

一只黄鹂蓦地穿进了那柔软的柳条中,跟另一只黄鹂玩起了追逐游戏。春光大好,新生的力量融化了那一冬的白雪,映衬着那青澄的天。白鹭也不甘寂寞了,列成一行直上云霄。那洁白的羽翼,羡煞了天空中的白云。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从西窗探出头来。宝蓝色的发带随着乌黑的头发飘扬。在即将融化的白雪下,更显乌黑。顺着书生的目光探去,江南水乡的门口,停泊着一艘又一艘华美的商船,抑或质朴的乌篷船。东吴,真是个鸟恋花依的好地方。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