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画家为什么都受到浮世绘的影响

08-10 资讯 投稿:空其

这个问题要从日本的一次改革说起。

19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一场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开始与欧洲各国有进行商贸往来,而印象派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据说,最早欧洲人见到日本绘画是从一些商品的印刷包装上看到的。

随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日本的浮世绘与版画书已经能在巴黎的商店里购买到了。由于浮世绘对于当下和世俗社会的描绘,与印象派画家们的绘画理念相符。

另一方面,西方画家一贯主张在绘画中表现焦点透视,强烈的光影和立体感。而浮世绘则是带有东方绘画的平面化和装饰性。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是比较新颖的绘画方式。

所以浮世绘影响了马奈,莫奈,德加等一大批印象派画家。

生命不是无缘无故的显现,而是一种使命的彰显。生活不是随意的雕刻,而是既定的脚本。日本浮世绘的精髓蕴含着 活在当下 的意思,犹如中国谚语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为此,浮世绘便成为江户时代日本民族奉为生存哲学的主体思潮,在世俗生活,感官刺激中,拓展出自己奢靡、淫艳的文脉之路,并在对一个时代文化风俗的见证中,以独有的艺术形式,彰显出一个大时代社会风情的演化过程。

因之,当19世纪日本进口欧洲物品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便开始在欧洲的社会中流传开来。而印象派的一些画家,看到其清新雅致、奢靡淫艳、富有浓郁生活情趣及以线为主,且夸张恣肆的图案时,不由感受到一种新鲜生命的活力。尤其对19世纪,因为科学的发展,信仰递减的人来说,自是有着巨大的蛊惑。

马奈《左拉肖像》,画面墙上挂的画,就是浮世绘风格的画

其时,照相机的发明,颜料的革命,交通的便利,肖像画制作的大幅减少,使艺术市场遭遇沉重打击,也使画家的生存压力倍增。但正是科技的倒逼与发展迫使画家走出室外,催发了印象派画家在自然中寻找自己艺术的生命历程。而从日本流传来的浮世绘图案,便顺应时代的潮流,进入了欧洲画家们的视野,使他们在惊讶于日本民族的人文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另类展现,也从中寻找到自己的艺术灵感。

梵高《唐吉老爹》将浮世绘绘画作为其画面的背景

中国乐派声乐大师郭兰英与《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主编王黎光 《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是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核心项目之一,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舞文弄墨、刻木铸铜仍觉不过瘾,黄永玉又在京郊矗立起一件巨型艺术作品——占地六亩的“万荷堂”。这座完全采取传统建筑结构盖起的大宅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住宅或画室,而

六十余年投身于自然中写生,在山沟田野里探寻“光编码”绘画艺术,85岁的李玉双走出了一条与父亲李可染不同的艺术道路。在李玉双同名个展于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展出

1956年11月,张君秋先生携北京市京剧三团加盟北京京剧团,京剧张派艺术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芽,开花结果。至今,京剧张派艺术在北京京剧院传承有序,发扬光大。于2020年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