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博物馆收藏品瓷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10-04 游戏 投稿:本娟妍

导语:学习生活知识,你将更加擅长解决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家庭和睦和幸福感。台北博物馆收藏品瓷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台北博物馆收藏品瓷器

台北博物馆收藏品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其中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24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宝格珐琅器、文具、雕刻、织绣、缮本图书及满蒙档案文献,品类众多又精致。

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看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特别节日故宫还会特别推出一些平时难得展示的历代名画等特定题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台北故宫博物院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台北建馆

1956年12月,北沟陈列室落成,

1957年3月,北沟陈列室开放参观。

1959年,国民**高层决议在台北外双溪兴建“台北故宫博物院”。

1961年,黄宝瑜提出的宫殿式建筑方案,因符合官方复兴中华文化精神的期待而获选。

1961年,筹划于台北近郊外双溪兴建新馆。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5年8月,院厦修筑完成。同年11月12日,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落成揭幕;当日展出之法书、名画、铜器、织绣、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图书、文献等各类文物,共1573件,分置于六间陈列室、八处画廊。次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园区扩建

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67年,扩建园区。

1969年,再次扩建。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5月,张大千先生的家属将张大千生前的住所”摩耶精舍“,捐赠归故宫管理,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85年,进行展场重新规画整修。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増设“至德园”。

2001年7月,提出南院筹建规划。

2003年1月,选定嘉义县太保市七十公顷土地作为南院基地。

2004年7月,对博物院重新装修。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

2007年12月,完工开展。

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进行组织改造,完成迁台后第三次院藏文物总清点。2015年底,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开馆试营运

闽台缘博物馆是什么级别?,国家级。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清东路212**,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河姆渡遗址出土。

正面以夸张的手法刻画了神鸟朝日的画面,透露出河姆渡人神圣的原始信仰。

在河姆渡文化中鸟的形象出现比较多,手法表现也比较形象生动。

2.良渚文化玉琮

1982年于余杭反山出土。

玉琮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礼器,也是最神秘和最富代表性的器物。

至于琮的功能众说纷纭,但由于缺少明确的文字记录而尚无定论。

而这件史前玉琮形体硕大,纹饰繁复,琮体四面都有完整的神**面图,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是当之无愧的“琮王”。

3.春秋伎乐铜屋

1982年绍兴306**墓出土。

这是一座罕见的先秦青铜房屋模型,屋内是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乐伎,这件精巧的艺术珍品是了解先秦时代的重要实物见证。

4.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1995年从香港征集而来。

这是一柄神奇的宝剑,虽然历经2000多年,却依旧光彩夺目、完好无缺,是现存的吴越剑中绝无仅有的精品,也是在镇馆之宝评选中人气最高的。

它与越王勾践剑并称越剑双绝,剑名来源于剑身上的铭文,正面为:戉王戉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其中者旨(zhū jī)指的是这把剑的主人越王(戉王)的姓氏,而於睗(yú shì)为其名,他就是勾践的儿子。

字间镶嵌的绿松石,虽然已有部分脱落,但仍可窥其风采。

5.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1953年徐圣禅后人捐赠。

这是一把造型古朴典雅,音色绝佳的唐代古琴,更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与故宫博物院内的伏羲氏“九霄环佩”齐名。

其中落霞式指的是琴的样式,彩凤鸣岐是它的名字,琴身上还有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铭文。

6.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需要注意的是这件珍宝现珍藏在孤山馆区的雷峰塔文物陈列馆内。

它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专为雷峰塔打造的,也是他一生佛教信仰的体现。

塔身四面镂刻佛本生故事,塔身内盛装金质容器(金棺),"佛螺髻发"供奉其中,四角的山花蕉叶正面捶揲反映佛祖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面共16幅。

7.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

1965年温州白象塔出土。

雕像体态优美、栩栩如生,是彩塑造像中的稀世珍宝。

注意看可以发现雕像除了展现女性线条魅力外,其发丝、头饰等细节刻画都非常到位,从侧面看更能观察到其右膝微微弯曲,简直赋予了泥土以生命。

8.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清代被烧成两段之后,其中《剩山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剩下的那部分《无用师卷》则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对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不必多说,希望它被分开的两卷能早日合璧吧。

对了,目前馆内日常展出的是复制品,真品展出需要关注官方消息。

9.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1956年龙泉上严儿窑址采集。

这是一件海内外公认的龙泉青瓷杰出代表,造型奇特而写实、内涵丰富而做工考究,釉质细腻而绝美,把文房用品塑造成一叶飘荡在水面上的扁舟。

而在青瓷窑系中,龙泉窑是整个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其制瓷技术更是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10.清末民初宁波“万工轿”

万工轿的名字是指打造这顶花轿花费了1万多个工时。

它采用传统的榫卯技术,不使用一颗钉子,而是由几**片可以拆卸的花板组成。

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一定会被它的奢华和精致所震惊,木雕、朱漆、金箔以及轿身上繁复生动的玻璃画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是一座缩小版的豪华宫殿。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简称为“雍正粉彩”。粉彩是窑工们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奉献的一力作。它发端于康熙年间,因为受到雍正的喜爱,在雍正朝达到极盛。虽然后来慈禧也很喜欢粉彩,但过于浓妆艳抹,失去了粉彩本身特有的温文尔雅气质。

雍正粉彩的胎体细腻,釉面均匀无暇,图案质感灵动,层次分明,特别是小件瓷器被制作得轻巧俊秀,卓尔不凡。

∵这种瓷器优点很多,缺点却也很大,那就是数量实在太少了。雍正官窑粉彩,在当时是供给皇家御用的,即便是略有瑕疵的产品,也会砸碎后掩埋,不准流入民间。经过近三**年的时光,易碎的瓷器越来越少,珍稀程度也与日俱增,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这件瓷器高为39.5厘米,因为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状纤细形,所以被称为橄榄瓶。据说触摸起来,它并不像普通的瓷器那样光滑,而是有一定的粗糙感。展览区欣赏时,确实能看到哑光的感觉。这就是粉彩的特点之一,也因此被称为“软彩”。这样的磨砂光泽,不仅没有影响到它的艳丽图案,更让整个瓷器的纹饰显得生动立体。

乾隆皇帝有何政绩?0?

乾隆皇帝有何政绩?0?,第一件是编修文化典籍。 主要有: (1)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明《永乐大典》的精简版,当时的满清**把觉得有用(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的留下来,没用的就给删除,《四库全书》只相当于《永乐大典》①的一小部分。《四库全书》第一份告成,共收书3461种、79309卷。随后继续进行,到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又告成6份,已历时15年。后再查核、校误和补遗,直到五十八年(1793年)才告结束,参与者前后4186人,时间长达20年。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之一;可是相比做的破坏,这点贡献显然是……:其一,保存珍贵遗产。集中全国的力量,对各地图书典籍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清理,选择重要的刻本、抄本,缮录采入《四库全书》,使大量书籍虽经天灾人祸而被保存下来,但还是有一部分失传。其二,方便学人利用。北到关外,南到江浙,禁城之内,皇家御苑,士林学子,阅览抄录,嘉惠读者。其三,有利文化传承。1983年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化身千**,流传世界。其四,便于分类检索。“以类求书,因书治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再分44类,又分66目,条理井然,易于查检。但是,乾隆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也删了不少书、改了不少书、禁了不少书、毁了不少书。有人据《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禁书总目》等资料统计,毁书约3000余种、六七万部,其中《永乐大典》丢失最多。有一部分是被八国联军给毁坏的,现在仅存于世的不到3%。可见,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编修《满文大藏经》。乾隆命将汉文、蒙古文《大藏经》译成满文,由章嘉呼图克图总其事,“每得一卷,即行进呈,以候裁定”。后用朱文刻印的《满文大藏经》,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又刻印《大藏经》(也称“龙藏”)。 (3)整理《无圈点老档》。《无圈点老档》(又称《满文老档》、《老满文原档》、《旧满洲档》)是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书写的,现存最为原始、系统、详尽、珍贵的清太祖、太宗时期编年体史料长编。该档形成于清入关前,到乾隆中期已经**余年,以老满文书写,文字难以辨识,纸张年久糟旧,字迹漫漶不清。乾隆命对《无圈点老档》进行整理,用无圈点老满文和加圈点新满文分别重抄——先抄出草本各一部,再抄出正本存内阁各一部,另抄出副本存沈阳崇谟阁各一部,并抄出存上书房一部。总计共抄录七份:《无圈点字档》(草本)、《加圈点字档》(草本),《无圈点字档》(内阁本)、《加圈点字档》(内阁本),《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还有《加圈点字档》(上书房本)。《无圈点老档》原本40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4)乾隆敕编《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文本、汉文本)等。 (5)《御制五体清文鉴》则是多民族文化的一个硕果。 (6)乾隆重视京师文化,体现在:一是编绘《京城全图》;二是于敏中等奉敕撰《日下旧闻考》,共160卷,为北京历史文献集大成之作;三是编修《国朝宫史》,对宫廷的历史、建筑、文化、典制等做了载述。 第二件是兴建、维护皇家园林。 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维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其中清漪园改瓮山为万寿山,上建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又建佛香阁。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除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毁外, 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件是贡献诗文才华 乾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擅书画,兼长诗文,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不仅精通新满文,而且熟知老满文;不仅对汉语汉文十分精通,还懂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乾隆喜爱书法。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乾隆撰写了大量文章,仅编成文集的就有《御制文初集》、《御制文二集》、《御制文三集》、《御制文余集》,共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乾隆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5 集,434卷,有人统计,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乾隆的诗总计42613首。而《全唐诗》所收有唐一代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才48000多首。乾隆帝是个业余诗人,以一人之力,其诗作数量竟与留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敬佩(当然,其中有一些诗为他人代笔,那个年代也有**手)。 第四件是蠲免天下钱粮。 御史赫泰曾上疏:“国家经费,有备无患,今当无事之时,不应蠲免一年钱粮。”乾隆认为:**姓富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姓,那将施于何处!所以,乾隆断然下令蠲免全国钱粮。据统计,乾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和嘉庆元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其中一次为400万石米),累计蠲免赋银2万万两,约相当于5年全国财赋的总收入。蠲免全国钱粮,收到社会效益:“诏下之日,万方忭舞。”这话虽有夸饰,但说明此举确实受到欢迎。乾隆蠲免全国钱粮,其次数之多,地域之广,数量之大,效果之好,在封建王朝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这也是真实的史料英国出使清朝的外交使臣记载的,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姓都是蓬头拓面,衣杉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见《马嘎尼的中国行记》)。 第五件是统一整个新疆。 北京内城南面西为“宣武门”,标榜皇帝“宣武”。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乐,清朝则有太祖(与袁崇焕交战时被红衣大炮击中,重伤不愈,回营半路去世)、太宗、康熙、乾隆。乾隆不仅“崇文”,而且“宣武”。他的武功之一是用兵西陲,巩固新疆。在北疆,两次平准噶尔,基本上解决了北疆的问题。南疆,主要指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地域,清代称“回部”。准噶尔部强大时,回部受准噶尔贵族的欺凌与侵逼。但是,清军平定北疆后,回部贵族试图摆脱清朝,自长一方。为此,清军同回部军在库车、叶尔羌(莎车)等几座南疆重镇进行了激战,最终获胜,重新统一南疆。乾隆在南疆实行因俗而治,设立阿奇木伯克制,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分驻各城,加强统辖。制订《回部善后事宜》,对南疆管理体制做出改革。乾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加强了 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平准定回诸役,统一了准、回各部,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统辖,铲除了准噶尔东犯喀尔喀、威胁京师及大西北的祸根,保持了西北、漠北及青海、西藏的社会安定。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 乾隆两次派兵打败廓尔喀(今尼泊尔)的侵犯,制定《钦定西藏章程》。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分驻前藏、后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等圆寂后,在驻藏大臣亲监下,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继承人,这是乾隆的一个创造;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进行登记;西藏货**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个字;等等。《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标志着清朝对西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辖。在雍和宫的“金奔巴瓶”已成历史文物,在大昭寺内的“金奔巴瓶”制沿袭至今。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 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经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拨银两将柴塘改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这一地区抗御海潮侵袭的能力。 第八件是中华各族一统。 清朝已经历“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乾隆则是集大成者。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清乾隆时的人口达3亿。清朝“三祖三宗”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中国的边疆版图,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