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发展的源流? 中国水资源流域?

08-16 游戏 投稿:夔蔓蔓
一、中国休闲发展的源流?

这里拿灯来说一说

中国人远不止将灯火视作照明工具,更是全面发展了包括审美、娱乐、礼仪、军事、宗教等多样功能。早期的中国人就表现出对于“火”和“光”的特殊感情,围绕火把、篝火、燃灯、焰火的节会活动见于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大地多个族群。白天的烟、晚上的火,还被运用为军事讯息传递方式,成为建造万里长城的信息学依据。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军事之外,发展出应用广泛的和平功能——焰火,寄托了中国人的节日欢愉。

二、中国水资源流域?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

中国菜已经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系品类方面,形成了不同地方风味。南北两大风味至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到唐宋时期完全形成。到了清代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后称四大菜系。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

筷子,是中国独有的东西,是最令国人引以为傲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筷子的传说也有很多,有的传说讲:是妲己为讨商纣王欢心,用头上的两个玉簪做筷子。有的说:姜子牙受神鸟的启示发明筷子。有的又说:大禹治水为节省时间,用树枝做筷子。

尽管在民间有许多关于筷子的传说,但筷子真正的历史还是可以追溯到很早。筷子原来称为“箸”,春秋时期,已经有了“铜箸”,不过它是上下粗细一样的圆柱体;隋代就有了“银箸”,它的样子就和现在的筷子有几分相似,是两头细,中间粗的样子。

唐代的银箸出土很多,这些银箸的出土,足以表现唐代的国富民强,繁荣兴盛。从唐代之后的筷子,开始表现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有花纹,有的注重实用性。中国人十分遵守阴阳和太极的观念,当然筷子就会代表着阴阳,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用筷子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主动阳,从动阴,就是两仪之象。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同样与筷子有关。筷子最合适的尺寸是七寸六分,象征着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不仅是吃饭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工艺品,有骨筷子,铜筷子,木筷子,银筷子等等,在清代,筷子又有紫檀金筷子,玛瑙筷子等等。而今,筷子作为工艺品,更是馈赠亲朋的佳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筷子逐渐传入世界各地。最早时,筷子是经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到西方国家的,当华人走出国门时,筷子被更加广泛的传入国外,而今,西方人对筷子并不陌生,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建有筷子的博物馆。筷子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悠久的五千年文化,更代表着祖祖辈辈对下一代的教诲。

七寸六分,不仅是人的七情六欲,更告诉我们正因为人有七情六欲,切不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要时刻想着国家,先国而后家。一双筷子,展现的是人生的百态,成双成对,悲欢离合,象征着百味人生。一双小小的筷子,有老人对孩童的教诲,老人教会孩子筷子的用法,象征着中华文化的代代相承。

用筷子,孩子开始知道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老人知道儿孙满堂的喜悦滋味。新春佳节,最喜欢的是家人团聚,而当你掀开大门的时候,迎接你的是热气腾腾的饭菜,热气飞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都有家人的暖心问候,而这一声声问候,正是由筷子相联系。

筷子饱含着感激之情,因为有筷子,有人能为你夹菜,道一声感谢,说一声辛苦。感谢自己的辛勤付出,感谢父母的辛勤抚养,感谢家人的倾心陪伴。有时侯,在饭桌上,会有一双筷子,但它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筷子给予我们的是对逝者的思念,仿佛逝者音容宛在,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笑脸。

筷子代表着爱,当你饥饿难耐,他人的一双筷子,让你心里顿感温暖,尝遍人间真情;而当你满身疲倦,无力地回家时,家人的一双筷子,使你懂得日子虽然难过,但陪伴是永远的,从寒冬到盛夏,筷子与你同在,陪伴与你同在。

每一双筷子,诉说着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感动。一双筷子,承载了古老中国代代相传的情感,记录了现今中国的无数感动。筷子文化,犹如炽热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我们,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件事。

五、中国的外来饮食文化?

中国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菜自成体系,具有丰富的烹饪方法和实践理论。近百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餐也借鉴了许多西餐的烹饪方式,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融合菜。

比如上海本帮菜中的炸猪排,就是一个代表。它是借鉴了西餐中煎猪排的方法,将肉排腌制后裹上面包糠炸制成熟,再粘上西餐的辣酱油食用。

六、广西饮食文化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

发布

广西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饮食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容。

七、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有着快捷,方便,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饮食文化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市场了,也不意味着西方饮食文化已完全占领了饮食文化的至高点.

八、苗族的源流?

多数苗族研究者根据已有汉文古文献和苗族的民间口碑资料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与三苗、南蛮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汉文史籍中的“武陵蛮”是苗族古史中记载最确切的早期史料。

九黎部落联盟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其西进过程中,与东扩的黄帝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发生战争。经涿鹿之战失败后,九黎联盟中的部分部落向南迁移。千余年后,他们经过与长江流域各土著族群的整合,在长江、淮河流域又形成了三苗部落联盟。后者相继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尧、舜、禹部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并展开长时期的武装对抗。最后,他们未能抵抗住强大的北方部落的南侵,从而逐渐向西部的山区转移,进入今天的鄂西、湘西、川东,甚至可能溯汉江而上进入川北和陕南。

商、周时间,他们被黄河流域的华夏人称为“南蛮”、“荆蛮”等。“髳”、“髦”则可能是这个时期汉文献中对苗族先民中另外一个支系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再次受到中原族群大融合和频繁战争的排挤,尤其是受秦楚之战的影响,“南蛮”和“髳”人后裔再次向南、向西迁徙。秦汉时期,聚居在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被称作“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等,并渐渐形成为一个比较稳定而强大的族体。而与其有亲缘关系的群体“长沙蛮”、“溇中蛮”、“零阳蛮”等因为处于相对靠南、靠东的地域而与使得两地各群体间互相交流困难、文化差异逐渐增大,族群发生分化,后者形成为瑶族的先民。

沿着沅水及其若干支流溯河西迁南移,呈现出一波接一波的水波式效应,成为秦汉以降两千年来苗族先民迁徙方向的一个重要特点。汉朝以后,伴随着中原王朝的频繁更替和汉人的雪球般扩张,苗族先民一批又一批地涌入贵州,并相继辗转散布于川南、云南、广西的广大山区。苗族先民中向南的支系,保持了比较多的与瑶族先民的关系和共同点。而向西迁得最远的苗族支系,则其历史显得愈益模糊。宋、元时期,中原王朝再一次注意到苗族这个广泛分布而爱好自由的群体。在汉文史籍中,他们被普遍记载为“猫”。到清朝时,由于原始上被称为“苗”的群体的势力及影响持续强大,“苗”逐渐跳出其狭义所指,成为贵州省境及其周边各少数族群的泛称。正是由于此称谓来源于苗族本身的特质,加上族群界线清晰化的诉求,“苗”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又逐渐恢复其本义,不再作为不准确的群体之泛称。

大约从明朝开始,苗族从云南东南部流转进入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国家,先是越南,继而老挝、缅甸、泰国。苗族在东南亚国家广泛分布开来,已经是清朝中晚期了。苗族进入泰国只是最近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那时正值中国的清朝末期。1960年代老挝的苗族卷入到美国挑起的第二次印支战争。在战争对立两边,苗族都是主力精锐。1973年,美国宣布其在印支战场的失败,然后停止了干涉态度。此后,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开始迁离故土,走出亚洲,远徙到世界其他地区。现在,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属圭亚那、阿根廷、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的集中分布。

九、黄河的源流?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两地海拔约在4600米至4800多米之间。

据古籍记载,黄河古称河,又名浊河,也叫中国河。相传,早在尧舜时,黄河就是一条有名的河流。我国著名的古籍《尚书·禹贡》中,曾有过夏禹“导河积石”的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黄河的最早记载。

而我国人民比较明确地认识黄河及源头是在唐代以后。因为唐代起,中原人民同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而黄河源头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要道。

自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治理黄河,改造黄河,造福人民,国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对黄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查,再一次肯定卡日曲河谷为黄河的正源。

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流包括?

中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原则包括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

大同社会论体现在儒家思想倡导的大同思想中,实现了人人有保障、关怀弱者等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互助论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共济。

仓储后悖论是指储备一定物资,以备灾荒救济贫苦群众。社会救济论。主张用财力物力救济遭遇困难的社会成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