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干扰因素(人类历史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08-17 滚动新闻 投稿:匡意
1. 人类历史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1、柴草能源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以采摘野果为主的生活。他们以草木取暖、吃熟食,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2、化学能源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发电机等,使能源消费从柴草转变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力等为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家庭所用的燃料是煤气,即是石油气,它们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每瓶石油气要五十多块钱。 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大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这些CO及燃烧不完全的颗粒等随烟气排出后,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应指出,虽然燃烧需要足量空气,但空气的通入量也要控制适当,否则,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会造成浪费。

3、多能源时代,这是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能源,生产力将得到极大发展。 这就是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密切联系,要善于利用能源,否则能源最终还是会枯竭的。

2. 华电能源能否华丽转型?

值得期待。华电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可期。这种华丽转型是时代赋予华电的历史使命,华电人一定不辱使命,勇毅前行。

3. 华电能源能否华丽转型?

值得期待。华电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可期。这种华丽转型是时代赋予华电的历史使命,华电人一定不辱使命,勇毅前行。

4. 国内外煤价倒挂改变?

国内外煤价已经倒挂,形成了国内煤价偏高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而国际能源市场上煤炭过剩,致使国际煤炭价格偏低,而国内供给短缺,需求强烈,所以产生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从内容延伸上看,国内煤炭产业亟需进一步调整,提高产能,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革,以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煤炭市场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能源转型的趋势。

5. 人类历史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1、柴草能源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以采摘野果为主的生活。他们以草木取暖、吃熟食,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2、化学能源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发电机等,使能源消费从柴草转变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力等为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家庭所用的燃料是煤气,即是石油气,它们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每瓶石油气要五十多块钱。 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大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这些CO及燃烧不完全的颗粒等随烟气排出后,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应指出,虽然燃烧需要足量空气,但空气的通入量也要控制适当,否则,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会造成浪费。

3、多能源时代,这是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能源,生产力将得到极大发展。 这就是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密切联系,要善于利用能源,否则能源最终还是会枯竭的。

6.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

2

趋势二:消费引领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

3

趋势三:产量提升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

4

趋势四:低碳转型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

5

趋势五:打破平衡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

7. 人类历史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1、柴草能源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以采摘野果为主的生活。他们以草木取暖、吃熟食,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2、化学能源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发电机等,使能源消费从柴草转变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力等为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家庭所用的燃料是煤气,即是石油气,它们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每瓶石油气要五十多块钱。 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大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这些CO及燃烧不完全的颗粒等随烟气排出后,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应指出,虽然燃烧需要足量空气,但空气的通入量也要控制适当,否则,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会造成浪费。

3、多能源时代,这是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能源,生产力将得到极大发展。 这就是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密切联系,要善于利用能源,否则能源最终还是会枯竭的。

8. 人类历史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1、柴草能源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以采摘野果为主的生活。他们以草木取暖、吃熟食,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2、化学能源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发电机等,使能源消费从柴草转变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力等为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家庭所用的燃料是煤气,即是石油气,它们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每瓶石油气要五十多块钱。 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大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这些CO及燃烧不完全的颗粒等随烟气排出后,会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应指出,虽然燃烧需要足量空气,但空气的通入量也要控制适当,否则,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会造成浪费。

3、多能源时代,这是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能源,生产力将得到极大发展。 这就是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密切联系,要善于利用能源,否则能源最终还是会枯竭的。

9.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

2

趋势二:消费引领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

3

趋势三:产量提升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

4

趋势四:低碳转型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

5

趋势五:打破平衡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

10.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

2

趋势二:消费引领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

3

趋势三:产量提升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

4

趋势四:低碳转型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

5

趋势五:打破平衡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

11. 什么是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一词最早来源于德国,1982年,德国应用生态学研究所出版了《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一书,首次提出了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的概念,提出主导能源要从石油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不少学者分别从新技术应用、能源结构、能量原动机、能源体制变革等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概念进一步展开了研究。

12. 为什么全球能源突然紧张?

近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球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燃煤电厂库存处于低位,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一度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际煤炭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6美元/吨升至约240美元/吨。在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350%,批发电价今年前九个月上涨200%。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总监钟美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期市场出现联动,从国内的煤到国际上的天然气甚至原油都呈现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根源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钟美燕解释道,今年的气候因素导致能源需求呈现偏强的态势。同时,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恢复偏缓慢;“双碳”目标的执行导致传统能源供应有一定收紧。

“虽然能源价格的跳涨会对经济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形成总量上的危机,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供应能否及时调配。”钟美燕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冬季气温。现在市场对冷冬的预期较强,煤炭供应呈现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延续至11月甚至12月。从整个能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尤为关注电力危机,如果电力整体平稳,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对于正面临煤炭紧缺的印度可不是好消息。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煤炭储备国,该国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其发电厂煤炭储量降至极低水平,将其推至电力危机的边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3月末,印度发电企业平均持有的煤炭储量可维持28日。7月,煤炭需求开始加速,电力企业的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8月末,电厂的煤炭平均库存降至维持7日,9月末降至10月4日。而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要求发电厂维持至少15天-30天的库存。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的能源经济学家加格(Vibhuti Garg)表示,没人预料到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暴雨造成的破坏加剧了供应短缺。

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本月早些时候称,国内煤炭生产停滞和煤炭进口成本飙升这两大问题意味着印度的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国际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印度煤炭短缺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形成长期状态。“实际上,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该国长期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而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遭遇停工停产、近期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加剧供需矛盾,从而使煤炭短缺和电力危机问题更加凸显。”

印度煤炭短缺或持续数月

印度煤炭短缺波及到电力和水泥、钢铁、铝等依赖煤炭的非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转。北方邦多达14家供应4520MW电力的发电厂已暂时关闭,多个邦自10月初开始轮流停电,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恰尔肯德邦等邦的居民每天停电时一度长达14小时。印度铝生产商“抱怨”电力短缺导致冶炼厂停产。

刘宗义认为,印度煤炭短缺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冲击后,印度目前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激增,经济活动的复苏推高煤炭消费。根据印度电力部门的数据,印度8月和9月的电力需求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7%。期间,印度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61.91%升至66.35%,煤炭消费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8%。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年6月,印度电力需求均较为疲软,印度电厂减少了煤炭采购,未建立充足的煤炭储备。近两个月,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印度135家燃煤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从平均维持12日降至维持4日。其中,近3/5的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仅够维持3天或更短时间。

再者,今年的强季风降雨对印度中部和东部各邦矿区开采和煤炭运输造成阻碍,加大了供需缺口。煤炭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3月达到峰值,6、7月季风季节开始下降,季风结束后生产速度回升。然而,今年持续至9月的降雨推迟了煤炭供应的正常恢复。

此外,印度国内生产的煤炭质量不高、发热效率不足,部分发电厂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进口优质煤炭,但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挫伤相关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指出,国际煤炭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全球最大的两个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因非季节性降雨和新冠疫情而减产;消耗全球生产的近1/2煤炭的中国因电力需求上升加大煤炭进口。据悉,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价格从4月的约86.68美元/吨升至10月的约162美元/吨。

印度43%的进口煤炭来自印尼,26%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月至9月,印度进口煤炭价格上涨了前所未有的200%;仅在8月至9月期间,进口供应萎缩44%,进口骤减给国内生产商增加了近1700万吨煤炭的额外负担。

印度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dia)的研究负责人德索萨(Swati DSouza)表示,目前进口煤炭价格约为国内煤炭价格的2-3倍,因此印度很难依赖外部煤炭来源。

印度缓解煤炭短缺的“希望”压在为国内提供近80%煤炭的印度煤炭公司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发电厂的煤炭库存9月末降至8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76%。印度煤炭公司正在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过去一周将日供应量从约150万吨增至约162万吨,发电厂的煤炭库存则从前一周的约723万吨上升至上周的约751万吨。

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一定时间。印度电力部长辛格(Raj Kumar Singh)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印度可能要应对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和可持续问题专家汤吉亚(Rahul Tongia)也预计,印度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5个月。

13. 为什么全球能源突然紧张?

近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球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燃煤电厂库存处于低位,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一度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际煤炭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6美元/吨升至约240美元/吨。在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350%,批发电价今年前九个月上涨200%。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总监钟美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期市场出现联动,从国内的煤到国际上的天然气甚至原油都呈现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根源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钟美燕解释道,今年的气候因素导致能源需求呈现偏强的态势。同时,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恢复偏缓慢;“双碳”目标的执行导致传统能源供应有一定收紧。

“虽然能源价格的跳涨会对经济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形成总量上的危机,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供应能否及时调配。”钟美燕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冬季气温。现在市场对冷冬的预期较强,煤炭供应呈现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延续至11月甚至12月。从整个能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尤为关注电力危机,如果电力整体平稳,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对于正面临煤炭紧缺的印度可不是好消息。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煤炭储备国,该国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其发电厂煤炭储量降至极低水平,将其推至电力危机的边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3月末,印度发电企业平均持有的煤炭储量可维持28日。7月,煤炭需求开始加速,电力企业的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8月末,电厂的煤炭平均库存降至维持7日,9月末降至10月4日。而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要求发电厂维持至少15天-30天的库存。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的能源经济学家加格(Vibhuti Garg)表示,没人预料到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暴雨造成的破坏加剧了供应短缺。

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本月早些时候称,国内煤炭生产停滞和煤炭进口成本飙升这两大问题意味着印度的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国际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印度煤炭短缺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形成长期状态。“实际上,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该国长期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而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遭遇停工停产、近期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加剧供需矛盾,从而使煤炭短缺和电力危机问题更加凸显。”

印度煤炭短缺或持续数月

印度煤炭短缺波及到电力和水泥、钢铁、铝等依赖煤炭的非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转。北方邦多达14家供应4520MW电力的发电厂已暂时关闭,多个邦自10月初开始轮流停电,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恰尔肯德邦等邦的居民每天停电时一度长达14小时。印度铝生产商“抱怨”电力短缺导致冶炼厂停产。

刘宗义认为,印度煤炭短缺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冲击后,印度目前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激增,经济活动的复苏推高煤炭消费。根据印度电力部门的数据,印度8月和9月的电力需求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7%。期间,印度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61.91%升至66.35%,煤炭消费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8%。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年6月,印度电力需求均较为疲软,印度电厂减少了煤炭采购,未建立充足的煤炭储备。近两个月,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印度135家燃煤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从平均维持12日降至维持4日。其中,近3/5的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仅够维持3天或更短时间。

再者,今年的强季风降雨对印度中部和东部各邦矿区开采和煤炭运输造成阻碍,加大了供需缺口。煤炭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3月达到峰值,6、7月季风季节开始下降,季风结束后生产速度回升。然而,今年持续至9月的降雨推迟了煤炭供应的正常恢复。

此外,印度国内生产的煤炭质量不高、发热效率不足,部分发电厂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进口优质煤炭,但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挫伤相关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指出,国际煤炭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全球最大的两个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因非季节性降雨和新冠疫情而减产;消耗全球生产的近1/2煤炭的中国因电力需求上升加大煤炭进口。据悉,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价格从4月的约86.68美元/吨升至10月的约162美元/吨。

印度43%的进口煤炭来自印尼,26%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月至9月,印度进口煤炭价格上涨了前所未有的200%;仅在8月至9月期间,进口供应萎缩44%,进口骤减给国内生产商增加了近1700万吨煤炭的额外负担。

印度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dia)的研究负责人德索萨(Swati DSouza)表示,目前进口煤炭价格约为国内煤炭价格的2-3倍,因此印度很难依赖外部煤炭来源。

印度缓解煤炭短缺的“希望”压在为国内提供近80%煤炭的印度煤炭公司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发电厂的煤炭库存9月末降至8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76%。印度煤炭公司正在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过去一周将日供应量从约150万吨增至约162万吨,发电厂的煤炭库存则从前一周的约723万吨上升至上周的约751万吨。

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一定时间。印度电力部长辛格(Raj Kumar Singh)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印度可能要应对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和可持续问题专家汤吉亚(Rahul Tongia)也预计,印度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5个月。

14. 什么是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一词最早来源于德国,1982年,德国应用生态学研究所出版了《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一书,首次提出了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的概念,提出主导能源要从石油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不少学者分别从新技术应用、能源结构、能量原动机、能源体制变革等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概念进一步展开了研究。

15. 石油减产对煤炭的影响?

如果石油减产,在正相关性的作用下,煤炭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油价和煤价相互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炭单位热量的比价关系较原油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当原油减产时,石油价格上涨,从而拉升煤炭等大宗产品价格,典型关系产业如焦煤、油气发电和煤电、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二是原油价格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来间接的影响煤炭价格。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将抬升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拉高工业出厂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拉高煤炭生产所需的商品、设备价格,由此造成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另外一面,石油减产,价格上涨,会相应拉高煤炭的运输成本。

但是现今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部分国家通货膨胀高企,石油减产会继续抬高通货膨胀,对低迷的世界注入更复杂因素,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煤炭行业后期是继续震荡行情,即使上涨也是窄幅上行。

16. 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影响?

对新能源影响较小。因为石油减产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石油供应量,提高石油价格,从而保护石油出口国的利益。而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并不会受到石油减产协议的直接影响。虽然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石油减产协议还可以抑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总体来说,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7.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能源供给量难以跟上,这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能源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

2. 能源来源单一化问题严重,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单一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对该国甚至全球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 能源供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能源市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如中东地区、乌克兰等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

4. 能源开采和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剧,很多能源开采活动如煤矿、石油开采都会带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后果,这是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协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挑战。

18. 什么是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一词最早来源于德国,1982年,德国应用生态学研究所出版了《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一书,首次提出了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的概念,提出主导能源要从石油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不少学者分别从新技术应用、能源结构、能量原动机、能源体制变革等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概念进一步展开了研究。

19. 为什么全球能源突然紧张?

近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球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燃煤电厂库存处于低位,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一度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际煤炭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6美元/吨升至约240美元/吨。在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350%,批发电价今年前九个月上涨200%。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总监钟美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期市场出现联动,从国内的煤到国际上的天然气甚至原油都呈现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根源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钟美燕解释道,今年的气候因素导致能源需求呈现偏强的态势。同时,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恢复偏缓慢;“双碳”目标的执行导致传统能源供应有一定收紧。

“虽然能源价格的跳涨会对经济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形成总量上的危机,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供应能否及时调配。”钟美燕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冬季气温。现在市场对冷冬的预期较强,煤炭供应呈现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延续至11月甚至12月。从整个能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尤为关注电力危机,如果电力整体平稳,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对于正面临煤炭紧缺的印度可不是好消息。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煤炭储备国,该国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其发电厂煤炭储量降至极低水平,将其推至电力危机的边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3月末,印度发电企业平均持有的煤炭储量可维持28日。7月,煤炭需求开始加速,电力企业的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8月末,电厂的煤炭平均库存降至维持7日,9月末降至10月4日。而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要求发电厂维持至少15天-30天的库存。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的能源经济学家加格(Vibhuti Garg)表示,没人预料到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暴雨造成的破坏加剧了供应短缺。

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本月早些时候称,国内煤炭生产停滞和煤炭进口成本飙升这两大问题意味着印度的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国际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印度煤炭短缺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形成长期状态。“实际上,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该国长期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而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遭遇停工停产、近期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加剧供需矛盾,从而使煤炭短缺和电力危机问题更加凸显。”

印度煤炭短缺或持续数月

印度煤炭短缺波及到电力和水泥、钢铁、铝等依赖煤炭的非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转。北方邦多达14家供应4520MW电力的发电厂已暂时关闭,多个邦自10月初开始轮流停电,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恰尔肯德邦等邦的居民每天停电时一度长达14小时。印度铝生产商“抱怨”电力短缺导致冶炼厂停产。

刘宗义认为,印度煤炭短缺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冲击后,印度目前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激增,经济活动的复苏推高煤炭消费。根据印度电力部门的数据,印度8月和9月的电力需求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7%。期间,印度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61.91%升至66.35%,煤炭消费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8%。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年6月,印度电力需求均较为疲软,印度电厂减少了煤炭采购,未建立充足的煤炭储备。近两个月,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印度135家燃煤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从平均维持12日降至维持4日。其中,近3/5的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仅够维持3天或更短时间。

再者,今年的强季风降雨对印度中部和东部各邦矿区开采和煤炭运输造成阻碍,加大了供需缺口。煤炭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3月达到峰值,6、7月季风季节开始下降,季风结束后生产速度回升。然而,今年持续至9月的降雨推迟了煤炭供应的正常恢复。

此外,印度国内生产的煤炭质量不高、发热效率不足,部分发电厂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进口优质煤炭,但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挫伤相关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指出,国际煤炭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全球最大的两个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因非季节性降雨和新冠疫情而减产;消耗全球生产的近1/2煤炭的中国因电力需求上升加大煤炭进口。据悉,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价格从4月的约86.68美元/吨升至10月的约162美元/吨。

印度43%的进口煤炭来自印尼,26%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月至9月,印度进口煤炭价格上涨了前所未有的200%;仅在8月至9月期间,进口供应萎缩44%,进口骤减给国内生产商增加了近1700万吨煤炭的额外负担。

印度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dia)的研究负责人德索萨(Swati DSouza)表示,目前进口煤炭价格约为国内煤炭价格的2-3倍,因此印度很难依赖外部煤炭来源。

印度缓解煤炭短缺的“希望”压在为国内提供近80%煤炭的印度煤炭公司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发电厂的煤炭库存9月末降至8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76%。印度煤炭公司正在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过去一周将日供应量从约150万吨增至约162万吨,发电厂的煤炭库存则从前一周的约723万吨上升至上周的约751万吨。

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一定时间。印度电力部长辛格(Raj Kumar Singh)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印度可能要应对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和可持续问题专家汤吉亚(Rahul Tongia)也预计,印度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5个月。

20. 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影响?

对新能源影响较小。因为石油减产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石油供应量,提高石油价格,从而保护石油出口国的利益。而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并不会受到石油减产协议的直接影响。虽然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石油减产协议还可以抑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总体来说,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1. 国内外煤价倒挂改变?

国内外煤价已经倒挂,形成了国内煤价偏高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而国际能源市场上煤炭过剩,致使国际煤炭价格偏低,而国内供给短缺,需求强烈,所以产生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从内容延伸上看,国内煤炭产业亟需进一步调整,提高产能,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革,以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煤炭市场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能源转型的趋势。

22. 国内外煤价倒挂改变?

国内外煤价已经倒挂,形成了国内煤价偏高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而国际能源市场上煤炭过剩,致使国际煤炭价格偏低,而国内供给短缺,需求强烈,所以产生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从内容延伸上看,国内煤炭产业亟需进一步调整,提高产能,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革,以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煤炭市场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能源转型的趋势。

23.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能源供给量难以跟上,这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能源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

2. 能源来源单一化问题严重,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单一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对该国甚至全球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 能源供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能源市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如中东地区、乌克兰等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

4. 能源开采和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剧,很多能源开采活动如煤矿、石油开采都会带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后果,这是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协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挑战。

24. 国内外煤价倒挂改变?

国内外煤价已经倒挂,形成了国内煤价偏高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而国际能源市场上煤炭过剩,致使国际煤炭价格偏低,而国内供给短缺,需求强烈,所以产生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从内容延伸上看,国内煤炭产业亟需进一步调整,提高产能,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革,以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煤炭市场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能源转型的趋势。

25. 石油减产对煤炭的影响?

如果石油减产,在正相关性的作用下,煤炭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油价和煤价相互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炭单位热量的比价关系较原油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当原油减产时,石油价格上涨,从而拉升煤炭等大宗产品价格,典型关系产业如焦煤、油气发电和煤电、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二是原油价格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来间接的影响煤炭价格。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将抬升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拉高工业出厂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拉高煤炭生产所需的商品、设备价格,由此造成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另外一面,石油减产,价格上涨,会相应拉高煤炭的运输成本。

但是现今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部分国家通货膨胀高企,石油减产会继续抬高通货膨胀,对低迷的世界注入更复杂因素,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煤炭行业后期是继续震荡行情,即使上涨也是窄幅上行。

26. 石油减产对煤炭的影响?

如果石油减产,在正相关性的作用下,煤炭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油价和煤价相互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炭单位热量的比价关系较原油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当原油减产时,石油价格上涨,从而拉升煤炭等大宗产品价格,典型关系产业如焦煤、油气发电和煤电、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二是原油价格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来间接的影响煤炭价格。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将抬升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拉高工业出厂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拉高煤炭生产所需的商品、设备价格,由此造成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另外一面,石油减产,价格上涨,会相应拉高煤炭的运输成本。

但是现今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部分国家通货膨胀高企,石油减产会继续抬高通货膨胀,对低迷的世界注入更复杂因素,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煤炭行业后期是继续震荡行情,即使上涨也是窄幅上行。

27. 华电能源能否华丽转型?

值得期待。华电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可期。这种华丽转型是时代赋予华电的历史使命,华电人一定不辱使命,勇毅前行。

28.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能源供给量难以跟上,这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能源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

2. 能源来源单一化问题严重,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单一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对该国甚至全球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 能源供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能源市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如中东地区、乌克兰等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

4. 能源开采和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剧,很多能源开采活动如煤矿、石油开采都会带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后果,这是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协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挑战。

29. 为什么全球能源突然紧张?

近期,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全球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与印度的燃煤电厂库存处于低位,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价格一度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际煤炭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6美元/吨升至约240美元/吨。在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迄今上涨超350%,批发电价今年前九个月上涨200%。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总监钟美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期市场出现联动,从国内的煤到国际上的天然气甚至原油都呈现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根源在于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钟美燕解释道,今年的气候因素导致能源需求呈现偏强的态势。同时,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恢复偏缓慢;“双碳”目标的执行导致传统能源供应有一定收紧。

“虽然能源价格的跳涨会对经济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形成总量上的危机,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供应能否及时调配。”钟美燕指出,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冬季气温。现在市场对冷冬的预期较强,煤炭供应呈现的结构性短缺可能延续至11月甚至12月。从整个能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尤为关注电力危机,如果电力整体平稳,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对于正面临煤炭紧缺的印度可不是好消息。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煤炭储备国,该国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其发电厂煤炭储量降至极低水平,将其推至电力危机的边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3月末,印度发电企业平均持有的煤炭储量可维持28日。7月,煤炭需求开始加速,电力企业的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8月末,电厂的煤炭平均库存降至维持7日,9月末降至10月4日。而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要求发电厂维持至少15天-30天的库存。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的能源经济学家加格(Vibhuti Garg)表示,没人预料到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暴雨造成的破坏加剧了供应短缺。

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本月早些时候称,国内煤炭生产停滞和煤炭进口成本飙升这两大问题意味着印度的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国际煤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印度煤炭短缺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形成长期状态。“实际上,由于印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该国长期处于电力不足的状态,而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遭遇停工停产、近期经济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加剧供需矛盾,从而使煤炭短缺和电力危机问题更加凸显。”

印度煤炭短缺或持续数月

印度煤炭短缺波及到电力和水泥、钢铁、铝等依赖煤炭的非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转。北方邦多达14家供应4520MW电力的发电厂已暂时关闭,多个邦自10月初开始轮流停电,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恰尔肯德邦等邦的居民每天停电时一度长达14小时。印度铝生产商“抱怨”电力短缺导致冶炼厂停产。

刘宗义认为,印度煤炭短缺和电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冲击后,印度目前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工业电力的需求激增,经济活动的复苏推高煤炭消费。根据印度电力部门的数据,印度8月和9月的电力需求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7%。期间,印度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61.91%升至66.35%,煤炭消费总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8%。

其次,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年6月,印度电力需求均较为疲软,印度电厂减少了煤炭采购,未建立充足的煤炭储备。近两个月,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耗速度超过供应补充速度,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印度135家燃煤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从平均维持12日降至维持4日。其中,近3/5的发电厂的煤炭库存仅够维持3天或更短时间。

再者,今年的强季风降雨对印度中部和东部各邦矿区开采和煤炭运输造成阻碍,加大了供需缺口。煤炭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3月达到峰值,6、7月季风季节开始下降,季风结束后生产速度回升。然而,今年持续至9月的降雨推迟了煤炭供应的正常恢复。

此外,印度国内生产的煤炭质量不高、发热效率不足,部分发电厂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进口优质煤炭,但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企,挫伤相关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指出,国际煤炭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提振:全球最大的两个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因非季节性降雨和新冠疫情而减产;消耗全球生产的近1/2煤炭的中国因电力需求上升加大煤炭进口。据悉,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价格从4月的约86.68美元/吨升至10月的约162美元/吨。

印度43%的进口煤炭来自印尼,26%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月至9月,印度进口煤炭价格上涨了前所未有的200%;仅在8月至9月期间,进口供应萎缩44%,进口骤减给国内生产商增加了近1700万吨煤炭的额外负担。

印度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dia)的研究负责人德索萨(Swati DSouza)表示,目前进口煤炭价格约为国内煤炭价格的2-3倍,因此印度很难依赖外部煤炭来源。

印度缓解煤炭短缺的“希望”压在为国内提供近80%煤炭的印度煤炭公司上。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发电厂的煤炭库存9月末降至8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76%。印度煤炭公司正在加大对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过去一周将日供应量从约150万吨增至约162万吨,发电厂的煤炭库存则从前一周的约723万吨上升至上周的约751万吨。

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尚需一定时间。印度电力部长辛格(Raj Kumar Singh)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印度可能要应对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布鲁金斯学会能源和可持续问题专家汤吉亚(Rahul Tongia)也预计,印度煤炭短缺可能会持续5个月。

30. 石油减产对煤炭的影响?

如果石油减产,在正相关性的作用下,煤炭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油价和煤价相互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炭单位热量的比价关系较原油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当原油减产时,石油价格上涨,从而拉升煤炭等大宗产品价格,典型关系产业如焦煤、油气发电和煤电、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二是原油价格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来间接的影响煤炭价格。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将抬升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拉高工业出厂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拉高煤炭生产所需的商品、设备价格,由此造成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另外一面,石油减产,价格上涨,会相应拉高煤炭的运输成本。

但是现今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部分国家通货膨胀高企,石油减产会继续抬高通货膨胀,对低迷的世界注入更复杂因素,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煤炭行业后期是继续震荡行情,即使上涨也是窄幅上行。

31.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

世界能源安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能源供给量难以跟上,这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能源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

2. 能源来源单一化问题严重,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单一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对该国甚至全球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 能源供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能源市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如中东地区、乌克兰等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

4. 能源开采和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剧,很多能源开采活动如煤矿、石油开采都会带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后果,这是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协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挑战。

32.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

2

趋势二:消费引领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

3

趋势三:产量提升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

4

趋势四:低碳转型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

5

趋势五:打破平衡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

33. 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影响?

对新能源影响较小。因为石油减产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石油供应量,提高石油价格,从而保护石油出口国的利益。而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并不会受到石油减产协议的直接影响。虽然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石油减产协议还可以抑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总体来说,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4. 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影响?

对新能源影响较小。因为石油减产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石油供应量,提高石油价格,从而保护石油出口国的利益。而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并不会受到石油减产协议的直接影响。虽然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石油减产协议还可以抑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总体来说,石油减产协议对新能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5. 什么是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一词最早来源于德国,1982年,德国应用生态学研究所出版了《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一书,首次提出了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的概念,提出主导能源要从石油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不少学者分别从新技术应用、能源结构、能量原动机、能源体制变革等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概念进一步展开了研究。

36. 华电能源能否华丽转型?

值得期待。华电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可期。这种华丽转型是时代赋予华电的历史使命,华电人一定不辱使命,勇毅前行。

2014-2023 中亿财经网 中亿财经网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最新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商品市场,期货市场等实时要素市场数据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