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在哪里?

09-02 游戏 投稿:多恨桃
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在哪里?

看到题主对问题的详细解释,我不由得生出一股悲哀。

现如今多数人学习古诗还只是应试,应付老师家长,并不是自己去寻求的。然而通过中小学语文教材来学习就像大锅饭一样,不可能做精,更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饮食,又限于教材的普适性,深入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先就题主的疑问来说一说《念奴娇.赤壁怀古》

1.文言语感、基础:

古代的文学作品如何名留青史,是要被大量同时期和后辈文人所认可的,或者说虽然某一时期默默无闻,但是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大红大紫。而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的古代文人,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文言语感、基础了,他们读文言文,如同我们读小说,不用看一句就要找相应的书下注释。阅读的连贯性保证了,自然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

苏轼结合前人的话,说道: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然而我在初学这些文章的时候,不光是我,我的同学也没有一个落泪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有谁一开始读这些就心摧泪下,难道我们都是不忠不孝不友甚至非人哉吗?我觉得未必,除了阅历不足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没有相当的文言语感、基础。试问现如今谁能第一次读就不用看注释呢?连贯性打破了,又没有经历过文中的事,又做不到知人论世,自然无法体会古代诗文的精当之处了。

2.词的音乐性

诗歌是怎么来的呢?五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么写诗的呢,他们懂得写诗的方法吗?

其实,从人们创造语言开始,人们就会写“诗”了,因为人们会歌。《诗大序》中如是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你心中有事,这件事掀起了你情绪上的波澜,深深打动了你的内心,你便忍不住要说出来。但是你觉得光是说还不够,于是就配上了长吁短叹。你觉得还不过瘾,便索性唱了出来。到最后你完全被情绪所控制,不知不觉地便手舞足蹈了起来。这是人之常情,诗歌的起源也是如此。你为了表达你自己的情意、思想,通过说,可以。但是你觉得不够,便唱了出来,大家也跟着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了开来,这传颂的便是诗歌。后来有了文人的自主创作,“诗”、“歌”不再是同义词,但是诗和歌的联系却依然紧密。

我们熟知的《诗经》,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二雅是上层贵族的音乐,三颂是宗庙祭祀之乐。《楚辞》,即“楚地的歌辞”。楚地风俗“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从中受到启发,大部分篇章都出自楚地的巫卜之歌。《汉乐府》,乐府为政府机构,由汉武帝刘彻正式创建,其任务就是采集民间歌谣或者文人的诗来配乐……可见古代的诗歌是离不开音乐的,这些诗歌基本上都是唱出来的。

而词与音乐的联系更为紧密。传统中原音乐与胡地音乐结合,造就了“燕乐”。它音调多变,旋律动听。古代的词配合着燕乐,基本都能唱,宋代的歌楼舞榭之中基本都是唱词的,这样的词很快风行于大江南北。这也就造就了词的婉转动听,得到了众多文人的青睐,从而发展成可以与诗歌分庭抗礼的文体。

“小学刚接触这首词的时候觉得写的好,但也说不出哪里好。”没错,这就像一首好的音乐,听过的人都说好听,可是你很难说出它的乐谱,或者将他点评一番。

然而,这是一首古乐,古人的唱法和今人的诵读是有天壤之别的。

所以你能指望一首歌,只通过念歌词来体现它的美吗?

3.古今音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首诗: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就是妇孺皆知的《梦天》,但是如此大名鼎鼎的诗歌,好像并不押韵。毕竟bai、mo、ma、xie怎么押得上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古今音变。

中国古代(指汉朝以前)是不太讲求音韵的,因为没人会注意我们的发音规律。但自从白马驮经,也就是东汉汉明帝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后,尤其是南北朝时期,那时禅宗的祖师达摩也来中国传教,很多学者就开始了翻译佛经的任务。一般的宗教,都很注重吟诵,佛教信徒常常敲打着木鱼,配合各种佛教法器进行梵呗唱诵。佛经有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梵呗的唱词,和中国的古唱词不一样,佛经上的梵文都是有声调的。众多中国学者进行翻译的同时,也在自我反思“既然梵语有声调,那么汉语有没有呢?”有了这种反省,大量的学者开始了汉语音韵的研究,渐渐形成了有关声韵的理论体系。最终由齐梁人周顒、沈约归纳建立,提出了“四声”的说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古四声”。

“古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与我们今天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有区别。其中我们今天的一声、二声,在古代(南北朝)是分不出来的,统称为“平声”,到了后来(隋唐以后),平声才有了细分。今天的一声称为“阴平”,今天的二声称为“阳平”。今天的三声,大概相当于过去的“上声”(这里的上是三声,音同“晌”)。现在的四声,属于古代的去声。而入声很遗憾,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了,只有广东话,闽南话,四川南方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部分四声。入声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分给了平声,一部分分给了上声,大部分分给了去声。如今的“四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可是古四声,只有平声为平,其余三声均为仄。关于这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陈寅恪的《四声三问》,这里不再赘述。

这就出现了上面的问题,明白了古今音变,我们再来看李贺的《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如果你用普通话来读,势必无法押韵,但是古音已经消亡了,我们没办法用真正的古音来读。但是我们明白了古今平仄的变化,将原来的平仄还原,是不是能有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呢?比如说中秋节的“节”,现在我们读为阳平,可是在古代读为入声,而我们又知道入声是仄声,那我们就把“节”读成“戒”,虽然和真正的古音还有差距,但至少声调的大方向没有错误。

好的,我现在告诉你,“白”在古代是入声,而且“白”比较特殊,据今人考证,读为“bo”更为接近古音。

所以,“色”、“白(bo四声)”、“陌”就成功押韵了。

到了颈、尾两联,作者换韵,换成了“下”。而“下”、“马”、“泻”在古代都是上声。其中“泻”读作“xia(三声)”。

这样读来就押韵了,下面我做一个示范。(提取码:mvd6)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押韵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我所知道的,“雪”、“杰”、“发”都是入声。“发”应该是读作“fe(四声)”(我个人想法,没有证据支持)。而“物”、“壁”由于我的学识所限,无法解释如何韵读,只能惭愧地道一声“以俟君子”了。

总而言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定是押韵的,不过因为古今音变种种原因,用普通话来读无法押韵罢了。

下面来谈一谈《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应该是题主所阅读的版本,也是荼毒着几十代学子的版本。

就这个版本来说,“床前”,也就应该是卧室。在室内,何来“地上霜”呢?就算是贫穷得生不起火,有个大活人在室内,温度也不可能结霜啊。

而且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第三句是“举头望明月”。短短十五个字之内两次出现“明月”,我们的大文豪是词穷了吗?

正是因为这样,题主才会说“感觉一般般”,何止一般般?这样的诗出在诗仙之手简直是耻辱!

然而,据我所知,《静夜思》还有一个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在解读这个版本之前,我先说一说中国的“床”

现代人眼中的“床”,多数只有一个含义“供人睡卧的家具”

毕竟这样的“床”是最日常的,谁会一题起床先想到“河床”呢?还有就是“像床的东西”了。

然而在古代,床还可以指“井上围栏”

比如《饮水词》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再比如周密的玉京秋: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再如李义山的《富平少候》: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其中,前两者的“床”指代井,也可是说是“井上围栏”,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翻译为“井边”。李商隐的那首中,“银床”指的是“井上的辘轳架”)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面的“床”解释为“井上围栏”,后面的地上霜就很好理解。而作者又是在空旷的室外,所以望的是山月。这样来看,整首诗的意境便不一样了。从温暖狭窄的室内,换为了空寂荒夐的室外,地上霜繁,月光惨然;空山孤客,何以自处?这样,“低头思故乡”才倍加感人。(未完待续)(暂时有事,可能要晚上更新,也可能明天都更不了了)

二、《念奴娇》(苏轼)的翻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三、苏轼念奴娇中秋好句?

1、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2、暮云渐净圆月升,风颠云覆天地清;遥望故居千里远,情思梦绕一念显;可怜十五中秋夜,娥弈思恋痛千年;浪子无奈游离外,万水千山意传情;暗喜偶得三日闲,围坐月下话团圆;又是一年中秋节,愿你合家团圆齐欢腾,共度中秋明月夜!

四、念奴娇苏轼的字体特点?

他的书法,是宋代四大书法名家之一。书法上,苏轼跟蔡襄,黄庭坚(他徒弟),米芾齐名。他的书法特点是什么呢,用他徒弟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石头压蛤蟆,苏轼也调侃黄庭坚的字是树上挂着死蛇。可以见他们师徒也是感情非常深,才会这么相互调侃。

苏轼书法的特点,用墨比较浓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字体比较扁。至于他的运笔特点,如果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他的运笔不是很快速的运笔,比较缓。

苏轼,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诗帖》

他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呢?其实他的执笔方法在宋代一直是被其他人笑话的,但是依旧不影响他书法上的成就,总之能写出好字来,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对不对?他的执笔方法就像今天我们握钢笔圆珠笔那样的握法。他说这种握法才是更接近于魏晋一路,也许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反过来思维一下,其实我们抓圆珠笔的方法,也是挺科学的!

还有就是他写字的姿势也经常会让人笑话,他的姿势是趴在桌子上的,肘关节一直贴着桌子,这种做法,跟现代的书法家们也是完全不一样啊,现代的书法家写字大部分都是站立,腰杆笔直,肘关节不会在桌子上支撑,样子比苏轼的潇洒一万倍啊!而苏轼才不去管姿势好不好看,关键他趴着写字能写得比你腰杆笔直的好看就行,对不对。其实趴着写字确实比腰杆笔直要好,苏轼这种姿势也更符合着力点的要求。

苏轼的书法是其中一面,书法还有很多方方面面,至于苏轼的这种方法,后人也可以在闲暇之余作一下试验,好不好用就自己决定了,还是那句话,不要去讲究形式,关键要看写出来的效果。

五、苏轼念奴娇对人生启示?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地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慨叹自己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六、苏轼念奴娇凭空远眺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 中秋》:凭空眺远,见万里长空,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赏析】

该词上片写景兼有想象,咏叹皎洁的月光、神奇的月宫。“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写碧空。诗人在高楼远望,视野开阔,中秋夜空显得辽阔无垠。“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写明月。古时称月体为魄,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这几句说月亮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从而引起作者幻想:”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诗人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想象月宫中仙人乘鸾自由来往。”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从月宫下望: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下片“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诗人把明月和身影当做朋友,一起欢乐。既体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又展现出诗人孤单、凄凉的影子。“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起舞是为了消除抑郁不平之气。更幻想遨游月宫:“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诗人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七、苏轼的念奴娇和南乡子?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八、苏轼的《念奴娇》及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九、念奴娇中秋苏轼哪句出名?

最出名的一句是: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原诗全文如下:

《念奴娇·中秋》

北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十、念奴娇中秋苏轼译文注释?

注释

1

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2

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3

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4

清凉国:唐陆龟蒙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5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6

翻然:回飞的样子。

7

鹏翼:大鹏之翅。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