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论证(书法中)结构的重要性。。。。求帮助,给个提纲或着一个方面也行

08-15 体育 投稿:伊迎天

(一)、概论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文字,从符号发展到象形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简文这些都是象形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创造文字的高峰期,有多种汉字,到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这个时期的主体文字是小篆,但是,由于书写速度慢,不适合社会的需求,由李斯、程邈创建了隶书。王次仲的八分书未能普及,隶书到汉代达到了顶峰,到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建了真书,也叫正书是楷书的前身,晋朝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卫铄在钟繇的基础上发展了汉字,把文字的书写推向了书法艺术。至于后来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米芾等都是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书法艺术与大自然的关系

汉字以象形为主体,它是大自然中万物的缩影,并且还是多种形态,多种角度,经过多年的提炼,以大自然中的美为主轴的文字,有外露又有内涵的关系,比如:黄金分格律的关系,每一个汉字中都包含这种关系,字的形态好看与不好看,就看这个字是否用了黄金分割律的结构,或者用的多与少,一幅作品中整体看,谁的黄金分割律用的多就好看,用的少就不好看,或者逊色。

(三)、读书论的启发

两千多年来,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的书家,对于甲骨文、金文、简文、隶书、篆书、楷书、魏碑、章草、行草、大草,都有所论述,对于用笔、用纸、用墨,间架结构、形、神、韵等有大量的文献可读,有些内容当出现疑问时,总是找不到答案,比如: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有“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横长竖短”、“横短竖长”等等。为什么长?为什么短?长多少?短多少?还有“左旁小者齐其上”、“右边少者齐其下”又为什么?上多少?下多少?还有些属于就字论字,如“双人旁字准此”、“单人旁字准此”这些都属于意授,而不是言传。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发现了大自然中存在黄金分割律,现在已经被很多方面运用,而我们的古人在两千多年前,靠的是悟性,悟到了美的滑陆规律,实际上这个美的规律就是黄金分割律。

(四).黄金分割律在书法上的应用

我们在学习起始阶段,都要临摹,还要有‘米字格’‘田字格’和‘九宫格’,不管是什么格,这个‘格’实际上就是坐标,根据帖中字在坐标中的位置,用相同的坐标进行复制,临摹就是复制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增加字所在位置的记忆,把前人积累的‘美’的经验位置复制下来,再由‘悟性’找到美感,最后达到没有坐标的复制。临摹的过程就是记忆的积累,‘悟性’的训练,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人与人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有的急于求成,有的信御顷半途而废,所以,给书法的普及造成很大困难。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第九十九首中,以欣喜的心情表述这一发现;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金牛骨隙宽。

在认真学习,揣摩启功先生有关‘黄金律’在字的间架结构中有机联系的同时,又发现和这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存在一个内在的‘黄金律’关系。继而我用各种书体进行对照考证,发现了和‘黄金律’的联系。我的体会‘黄金律’在字当中有五种表现形式,一;黄金交点。二;黄金线段。三;黄金角度。四;黄金面积。五;黄金留白。

下面就这五个问题逐一讨论:

(五):黄金交点

汉字中有很多相交的‘点’,有的字交点多,有的字交点少,当然还有不相交的,另作它论,相交位置的选择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在书写中视觉的方便,论述的简洁,黄金分割‘点’就不用0.618表示,因为,不可能去测量,所以,用简便的近似值,也可以叫‘黄金分割’意识,横或竖,撇或捺上边相交‘点’的选择为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只要是接近‘黄金律’的字‘美’感自然会表现出来。中点也是必不可少,对称‘美’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兴趣可在网上查询,本文不多论述)根据‘黄金律和对称轴’横画有三点,可以作为交点的位置,即左向里三分之一,中点,右向里三分之一。竖画一样,有三点,即上向下三分之一,中点,下向上三分之一。撇和捺的中点很少使用,一般是在上下三分之一处。

例:【 十 】 横用中点,竖用上点相交,一般比较常用,

也有的横用右点竖用上点,此种情况竖短,

竖的长度是横长度的拆如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 上 】 上是短横在竖的上点相交,竖在下横的中点。

【 下 】 下也是同样,大横中点交竖,竖的上点交小横或斜点。

【 不 】 不字复杂一点,上横的右点与撇交,撇的上点与竖交,

竖的上点与小横或斜点交。

【 女 】 女字一般比较难写,横的左右点,上撇的下点,下撇的中点或下点

(要看比横高或平)捺的上点,这一个字有五个‘黄金点’。

【 寸 】 横的右点,与竖的上点相交,横的左点向下引申与横的下面竖勾

部分的上点引申交汇处是寸‘点’的位置。

(六):黄金线段

在汉字当中有很多不产生交点的线段,有横,竖,撇,捺,当有两个或三个时,书论的法则是‘不能雷同’那么长短怎么配合,根据‘黄金律’‘美’的比例为;1:0.618:0.382,为了方便书写,同样取,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黄金线段’组合,

例;【 川 】 三个竖画的组合,为,从左到右,三分之二,三分之一。

三个竖画之间的留白为左是右的三分之二,(留白另有论述)

符合了左紧右松的法则。

【 三 】 三个横画的组合为从上到下,三分之二,三分之一。

三个横画之间的留白,上是下的三分之二,符合书论的上紧下松。

【 王 】 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三横和‘三’一样,关键是一竖,

上两横是中点,当竖与下横相交时,一般资深的书法家都

把竖在收笔时向左带一下,交于下横,正好是下横的黄金点上,

在笔画多的字中,出现横多,竖多的情况下,

还要根据位置的不同,进行变化。

(七):黄金角度

汉字有很多字是草字头,竹字头,横上两点,横下有撇捺,这就存在一个角度问题,比如;米,从上向下,角一角二,小于角三角四,角五角六,大于角七角八,有的书论已经涉及到这个字,只是没说大小多少,应该是小角是大角的三分之二。

【 木 】 【禾 】 【来 】 同米字

【 大 】 【天 】 【夫 】 中间虽然没有竖,心中要有虚拟的竖。

(八):黄金面积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网上关于黄金分割论述里没有,面积的三个黄金分割数据,当正方形的边长是‘一’的情况下,面积为一,边长0.618乘与0.618得到的面积是0.381924,近似0.382,正好是黄金分割数。面积0.618的边长是0.786,接近黄金分割数列,所以当有面积组合时,软笔书法只差半个笔画粗细的一半,不是有非常大的区别,

例;【 品 】上边口的面积为一,左下口的面积是上口面积的三分之一,

右下口的面积是上口面积的三分之二,大家可以换位置,

鉴别好看与不好看。

【 唱 】按三个口看,左面积是三分之一,上面积是三分之二,下面积是一。

【 吕 】上面积是三分之一,下面积是一。

(九):黄金留白

汉字在画与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空隙为白,白的多少,宽窄,角度,也要十分考究,字少白多,不能成为作品,字多白少,杂乱无章,应该掌握在字间三分之一,行间三分之二,这种只是对‘行’‘楷’而言,书体不同,留白也不尽相同。

(十)、汉字由象形思维向“二维”“三维”形象思维的演变。

汉字的起源于象形,就是把各种物体的外形用平面投影思维,不管物体大小,统一为一个比例,象形的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字,后人根据考古,把这些文字的载体不同,定性为“甲骨文” “金文”“简文”“帛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古人已对象形文字的“美感”不满足。把单一的象形,对称规则的文字,升华为符合大自然规律,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视差现象”的以二维三维透视为影像的主体形象思维的文字,这些思维早在晋唐时期已经确立,因为古代科学知识有限,在书论中是以抽象的方法去解释,古人是用大自然的现象加以夸张想象进行描绘,没有把人的“视觉”“视差”与大自然的关系科学的总结进行理解,这个视觉空间就是大自然中万物“二维”“三维”的成象。撑握立体形象思维,也就解决了书法“意授”和“言传”的矛盾。

因为篇幅限制,有兴趣请登陆‘百度网--周维祥书法结构讨论’或‘周维祥的空间’有五篇文章关于‘书法结构’的详细论述。

释文:摇落孤城暮。风流司马车。别来千里外。话罢五更余。树黑惊仙旆。山青忆旧庐。苍梧君去路。余意不踌躇。秋声万里客。兴尽独归车

明代李东阳自书诗帖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行、草书融有篆隶遗意,用笔方式与明代其他

东汉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纵25.0厘米;横91.0厘米。1930年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是迄今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 元代佚名春山图轴,73.2x4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名款,有学者从画上杨维祯题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